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230313/13358735.html颅骨病变临床上相对少见,疾病谱包括转移、骨髓瘤、骨血管瘤、LCH、表皮样囊肿等。日常工作中,颅骨病灶可能是偶然发现的或有症状性的,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是正确诊断的前提。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几种颅骨病灶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转移
转移是多发颅骨病灶中最常见原因之一,常继发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儿童患者中则为神经母细胞瘤和肉瘤转移。临床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局部肿胀感。临床上发病年龄广泛,以老年人多见。
转移常为多发、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病灶,一般延伸至周围软组织。颅骨转移灶也可为成骨性转移(尤其见于前列腺癌)和弥漫性浸润。当病灶为单发时,要怀疑原发灶为甲状腺癌和肾癌。MRI上转移灶信号没有特异性,T1上表现为高信号骨髓内低或等信号,增强可为均匀性强化、不均匀环形强化或无强化。
75岁,乳腺癌孤立性颅骨转移。枕骨溶骨性病灶,破坏内外板及板障。病灶呈T1WI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骨髓瘤
骨髓瘤为浆细胞单克隆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多发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肾功能损害、骨痛等。
影像上大约10%临床确诊病例表现为正常,其他常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以骨质破坏最常见,而骨质硬化很少见,常出现在治疗后。骨质破坏可单个或多个,呈穿凿状、鼠咬状,一般无硬化边。多个病灶可融合,呈地图状外观。病灶常累及内外板,病灶内可残留死骨片,MRI信号特征无特异性,但是增强后一般强化明显。病灶内出血罕见。
颅骨多发性骨髓瘤。颅骨侧位示颅骨内多发大小不等溶骨性病灶。
颅骨孤立性骨髓瘤,CT上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骨血管瘤
骨血管瘤为骨内血管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是发生于骨内的原发性肿瘤,约占全骨肿瘤的0.6%-1.0%。骨血管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可发生于任何骨骼,约2/3以上发生于脊柱及颅面骨,后者多位于额骨、顶骨、枕骨及眼眶。病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且女性多见。病灶可以偶然发现或出现疼痛等。病理上骨血管瘤分为海绵型和毛细血管型。海绵型是由充满血液、扩张的壁薄腔窦构成,此型多见于脊柱和颅骨。毛细血管型是由极度扩张增生的细小毛细血管构成,此型多见于扁骨及长骨干骺端。
影像表现: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多发。表现为起自板障的圆形或卵圆形膨胀性溶骨性病灶,边界清晰,约30%的病灶有硬化边。病灶内部可见自中央向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粗大骨小梁,特征性表现为从病灶中央到周边的日光放射状骨针。但是,此表现常常见不到,尤其是当病灶很小时。大的血管瘤可形成向颅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可有不规则条状钙化或云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缘可出现蛋壳状钙化。增强后呈病灶呈明显强化。
颅骨血管瘤,CT骨窗示病灶向颅骨外侧生长,内见放射状骨嵴影,颅骨外板骨质破坏。肿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颅骨血管瘤,中年女性,左侧顶骨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在全身多个系统或器官的异常克隆、增殖及浸润的疾病,包括嗜酸性肉芽肿、韩一薛一柯综合征和勒一雪病。LCH多见于2~10岁儿童,发生于成人者较少。LCH发生部位广泛,可累及多个部位,主要累及骨骼系统及皮肤,其他包括肝脏、脾脏、中枢神经系统、肺等。LCH累及骨骼系统部位包括颅骨、椎体及四肢骨等,以颅骨多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或无症状或表现为局部疼痛等。
影像表现: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伴软组织肿块,破坏区边界清晰,无硬化边,多发性病灶可相互融合呈地图样改变。病灶中央可见残存的骨质。MRI上病灶信号无特征性,内部出血罕见,增强后呈明显强化。LCH累及其他部位骨骼时常表现为病灶周围的水肿,对LCH诊断具有提示意义。但是瘤周水肿很少见于颅骨LCH。
LCH,颅骨溶骨性病变,周围无明确硬化边。CT示额骨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晰。
LCH,右侧额骨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骨内脑膜瘤
骨内脑膜瘤罕见,指发生于颅骨内硬膜外的脑膜瘤,推测此种脑膜瘤可能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残留于硬膜外组织内的蛛网膜细胞团或外伤后突入骨折缝或附近。临床上好发于50-60岁女性。早期临床症状轻微,随着肿瘤增大可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影像表现:颅骨内脑膜瘤常表现为骨质硬化性病变,膨胀性或溶骨性破坏少见。呈膨胀性改变时可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包壳,病灶内可有不规则钙化。
骨内脑膜瘤,左侧顶骨内骨质增生硬化性改变,边缘不规则,增强后病灶周围有强化,邻近脑膜可能由于刺激而增厚强化。
颅骨表皮样囊肿
颅骨表皮样囊肿少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多见,来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颅骨的静止的外胚层细胞。后者是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表皮组织种植于板障并不断角化而形成。病理上表皮样囊肿的囊壁是由角化或未角化的鳞状上皮组成,囊内可见角质碎屑、胆固醇结晶及其他类脂质成分、钙盐沉着等。临床上以儿童多见,无性别差异。
影像表现:X线或CT上表现为颅骨局部骨质缺损、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晰,有或无硬化边。MRI上病灶信号特征取决于囊内容物成分及比例,可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T1WI高信号、T2WI高、低信号等。DWI一般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可有强化。
颅骨表皮样囊肿。右侧额骨内异常信号,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清晰,信号均匀,增强后囊壁强化。
颅骨表皮样囊肿。左侧额骨内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晰,信号不均匀,呈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信号。
作者
天涯陌路
内容策划
小雪球、彭龙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投稿及转载
medical_radi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