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中耳炎根据不同的特点可分为“单纯型”和“胆脂瘤型”。一般前者为鼓膜张力部穿孔,脓流如粘鼻,不太臭。脓液流动有时会停止,病情有时会恶化,长期不愈会导致听力下降。后者为鼓膜松弛部穿孔。像腐乳一样流动的脓水粘稠,并伴有腥臭味,可长时间流动。除了听力下降,还会造成周围骨骼的破坏和重要结构的损伤。
胆脂瘤这个名字很容易与肿瘤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真正的肿瘤。是因为耳膜疏松部分穿孔,外耳道上皮细胞长入中耳腔。因为炎症挥之不去,这些上皮细胞的活性增强,脱皮的头皮屑逐渐堆积增多,膨胀压迫周围的骨骼,造成骨骼吸收破坏。比如乳突X线片下,会显示一个“瘤”样阴影。但胆脂瘤不是肿瘤,它是表皮囊肿。虽然不是肿瘤,但会破坏周围的骨骼和器官,其生物学行为与肿瘤相似,必须引起重视。中耳周围有听觉感觉器官、平衡器官、面神经、味觉神经和大血管,与大脑距离较近。如果中耳胆脂瘤不及时切除,会导致上述器官的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在临床上,胆脂瘤通常被比作埋在耳朵里的“定时炸弹”。随着炎症的加重,“爆炸”时常发生,造成严重后果。胆脂瘤逐渐增大,破坏周围骨质,常伴有感染,脓液不易排至外耳道而扩散至周围间隙。如果中耳的脓液穿过破坏的骨头,扩散到颅底,如果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积聚,就会形成硬膜外脓肿。患者经常一侧头痛,低热,并定期从耳道排出脓液。如果炎症进一步侵犯大脑,或细菌随血液或淋巴液侵入脑组织,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可引起持续性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失语甚至昏迷。如果胆脂瘤发展到耳廓后部,刺穿乳突骨,可在骨膜下形成脓肿,耳朵会红肿,将耳廓推向前方,挤占耳廓,或刺穿皮肤,在耳后形成瘘管孔,臭脓不断流;如果面神经向内侵犯,可能会出现周围性面瘫,患者患耳眼睑闭合不当,嘴角向对侧倾斜。如果侵犯内耳,会出现听力下降、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慢性中耳炎患者应及时求助耳科医生,看看是否有胆脂瘤的可能。如果存在胆脂瘤,应及时手术切除,重建中耳结构。面神经穿过耳朵。当病变严重时,很难识别神经和炎性肉芽。手术要注意防止面瘫的可能。目前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已有成熟的经验,国际交流使国内优秀的耳科医生拥有国际一流的外科治疗技术。手术不仅可以很容易地清除胆脂瘤,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可以重建听力和治疗耳鸣,而不会损伤神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