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每当过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就代表气温回升,降雨增多。可是一到雨天,有许多人就会觉得自己头晕脑胀、浑身无力,这时稍微懂点中医或注意养生的人就会说,这是湿气太重的现象。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除湿呢?
什么是湿气
中医认为,成人由70%的水构成,这些水在人体中以津、液的形式存在,统称为湿。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水和气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同理,我们也可以将身体比作一个小的自然界,湿在体内达到一定条件就能转化为气,并在体内游走,而气也能在某种条件下转化为湿积聚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所以,我们将这种能在体内相互转化的物质称为湿气。
湿气是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必要因素,如果湿气不足就会引起“燥邪”,会伤害肺脏,使人出现咳嗽、咽痛、口鼻干痒等现象;而如果湿气太多,便称为“湿邪”,会伤害脾脏,也容易侵袭经络、肌肤和关节等处。所以中医认为:湿乃万病之源。自然界中,除了外在环境的湿气,吃的食物不正确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体内长出湿气。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体内湿气太重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现象自查!
头重闷胀:湿气会容易让人觉得头部昏沉,而且在早上起床后会觉得头晕目眩、打不起精神,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皮肤发疹:当湿气透过皮肤排出,就会造成皮肤起疹子及瘙痒等状况,通常是从手、脚开始。如果是湿热体质者湿疹会红;寒湿型体质者湿疹则不红。
食欲不振:体内湿气重的人容易有食欲不振的情况发生,或是吃一点东西就腹胀不行,也可能伴有明明觉得口渴却不想喝水的状况。
排便稀软、黏腻:当体内湿气太多,堆积在消化系统,就会造成腹泻或是大便稀软不成形的状况,而且也会有残便感,觉得好像排不干净一般。
咳嗽、痰多:没有感冒,却觉得想咳嗽、喉咙卡痰排不出,这也可能是体内湿气重所造成。如果是湿热体质者,痰的颜色会较*;如果是寒湿型体质者,痰颜色则较白。
舌苔厚腻:中医认为舌头可以反映出身体状况。当体内太湿时,舌苔会比较厚、舌头也会较肿大,且因为碰到旁边的牙齿,而形成齿痕。如果是湿热体质者,舌苔会较*腻;寒湿体质者,舌苔则白。
身体浮肿:当体内湿气排不出去,就会造成身体的水肿,且按压皮肤会留下压痕。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后,脸部和眼皮会浮肿。
小便异常:如果是湿热体质者,小便的颜色会较*浊、量少;寒湿体质者,小便颜色较清、量大,且频尿。
既然知道自己湿气重,那就要想办法除湿,可是很多人在除湿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只除湿,却忽视了脾脏。其实要想更好地除湿,就要先健脾,因为脾主运化,运化指消化、运送、转化食物和水分,使它们变成身体内所需的营养,当脾虚弱,运化水湿能力下降,身体就容易有水湿停留,好比身体内在的抽湿机坏了,于是影响脾功能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脾虚致湿重,脾更虚;湿更重。
四神汤:健脾除湿
日常健脾除湿,中医首推“四神汤“,主要由薏仁、莲子、茨实、山药(或茯苓)四种食材组成。先将38克生熟薏仁、76克莲子、38克茨实洗净后放水中泡软,然后加2升水、5片生姜用中火煲40分钟。接着取一颗*芽白菜洗干净,切成段,用少许油炒软后与76克山药或茯苓加入汤中,再用慢火煲2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