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皮损呈多形性,容易误诊,
TUhjnbcbe - 2023/7/18 20:42:00
彭洋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导语:孢子丝菌病临床皮损呈多形性,在临床上最易误诊。尤其在孢子丝菌病高发地区,患病地区主要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低的地区,相关检查无法开展,导致漏诊误诊,也是孢子丝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在三种被忽视的真菌性疾病中包括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足菌肿,孢子丝菌病的诊断是最有问题的,这突出表明需要提高真菌诊断能力和开发创新的诊断解决方案。

01了解孢子丝菌病的相关诊断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查很难看到真菌结构

1、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是诊断孢子丝菌病的金标准,其缺点是耗时长。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混合性炎性细胞肉芽肿,很难看到真菌结构,所以临床上经常同时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及六胺银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更容易看到“星状体”。过碘酸雪夫染色及六胺银染色的缺点是操作相对复杂,结果不易读取。

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在孢子丝菌病的人体活检组织中使用抗兔免疫球蛋白和抗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的敏感性高达%。免疫组化诊断包括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直接免疫荧光法,均显示有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免疫荧光不是常规技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未开展。

细胞学是继液基细胞学(LBC)之后又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在兽医诊断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学者将细胞块细胞学与猫孢子丝菌皮肤活检的培养和免疫组化进行标准化和比较,结果表明细胞块细胞学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7.5%和95%,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的猫皮肤活检中孢子丝菌阳性。

证明细胞学是诊断猫孢子丝菌病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流行期间。近年随着荧光显微镜的应用,钙荧光白真菌荧光染色逐渐兴起,已被用于多种浅部真菌病。孢子丝菌病是一种深部真菌病,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率低,钙荧光白操作简单、读取容易,但其能否观察到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孢子及其敏感性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2、皮内试验

孢子丝菌素在临床是用皮内试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一般48-72小时内观察结果,特异性高,为孢子丝菌病快速诊断及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细胞免疫低下的患者,主要是艾滋病、糖尿病患者和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皮内试验可呈假阳性。

在墨西哥皮内试验被认为是一项有用的技术,它不仅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状态,而且还可以用于流行病学。该方法在欧美一些国家尚未被接受,因其过程并未标准化。

我国孢子丝菌病诊疗指南里也提及可以进行孢子丝菌素皮内试验,但我国也缺乏标准化的抗原。查阅近年文献,关于孢子丝菌素的报道很少,孢子丝菌素皮试试验可用于真菌培养阳性之前的辅助诊断。

3、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方法是一种快速且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可用于疾病的筛查、随访以及监测复发。使用来自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的细胞壁抗原的SsCBF进行的血清学ELISA测试已被证明可有效检测皮肤孢子丝菌病患者血清中的IgG抗体。

诊断最常用的抗原是鼠李甘露聚糖肽和分泌的外抗原。另外两种重要的细胞壁成分60kDa和70kDa的糖蛋白已被研究作为孢子丝菌病诊断的新标志物,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开发更敏感、更特异的孢子丝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4、核酸检测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于核酸检测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孢子丝菌病的快速诊断,包括各种PCR技术(巢氏PCR、特异性PCR,荧光PCR)、RCA(滚换扩增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立足于快速、灵敏、准确对孢子丝菌病进行诊断。

年有学者建立一种RCA筛选工具,用于人类致病性孢子丝菌的菌种特异性鉴定,认为该方法是快速鉴定和特异性检测孢子丝菌病的有力工具。有学者探索应用巢式PCR技术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为%、特异性为98.7%。

年我国学者报道了新的基于CAL基因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来鉴定临床相关的孢子丝菌菌种,该诊断方法对于球形孢子丝菌、申克孢子丝菌、巴西孢子丝菌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为%,并指出与培养及其他分子诊断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今后该方法有望发展成为诊断和鉴定球形孢子丝菌、申克孢子丝菌和巴西孢子丝菌的商业试剂盒。

02了解孢子丝菌病诊断方法的适用途径,新诊断方法还在不断的摸索中

孢子丝菌病诊断方法多样,新的诊断方法还在不断的摸索中,临床上不同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孢子丝菌病流行区域,医院可给予孢子丝菌素皮试,简单、便捷容易操作,可疑医院,这样一方面能起到分诊作用,医院的就诊量;另一方面可减轻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真菌组织病理学检查医院实验室都可以开展。组织病理学检查无特异性,真菌培养耗时长,有条件性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六胺银染色及钙荧光白染色方法的实验室,可行这几种方法以提前诊断或给诊断提供线索。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实验室条件要求高,适用于孢子丝菌病的快速诊断以及分型。

03了解不同类型孢子丝菌病的特征,临床上儿童孢子丝菌病好发于面部

1、特殊部位的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好发于暴露部位,如手、前臂、面部、小腿等,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孢子丝菌病好发于面部。除了这些常见的发病部位,躯干、甲、单纯发生在内脏或黏膜的孢子丝菌病也特别容易误诊,这对临床诊断该病仍是一个挑战。

查阅近五年,有发生于甲及甲周的孢子丝菌病的报道,临床上仅表现为指甲黑色素沉着;还有仅发生在黏膜及内脏系统的孢子丝菌病,如有报道仅发生在上颌窦的孢子丝菌病。这些临床无典型皮损的孢子丝菌病患者,给诊断增加了难度。

2、系统型孢子丝菌病

系统型孢子丝菌病即皮肤外型孢子丝菌病,此型罕见,主要见于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及无风险因素的患者。近年来,随着AIDS病患者数量的增多,各种机会性感染疾病也随之增多,孢子丝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

根据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孢子丝菌病脑膜炎、骨/关节孢子丝菌病、气管/肺孢子丝菌病等,皮肤播散型也属于系统型。即使患者免疫系统正常和不合并任何其他诱发因素的前提下,患者仍有可能患有皮肤播散型及系统型孢子丝菌病。

以巴西和美国居多,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印度等也有报道。综上,免疫抑制和系统型孢子丝菌病相关性较大,糖尿病、酗酒、吸*也是系统型孢子丝菌病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语:关于孢子丝菌病快捷、简便、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也一直处于研究中。目前孢子丝菌病诊断方法包括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孢子丝菌素皮内试验、血清学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孢子丝菌病的初筛是靠临床丰富的经验,怀疑孢子丝菌病后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真菌培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孢子丝菌病可被快速准确诊断及分型。

1
查看完整版本: 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皮损呈多形性,容易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