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院胸外科的李少民教授告诉我们,在胸外科门诊上前来看病的患者,有很多都是体检后发现有肺结节,感到非常担忧,害怕是肺癌。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关于肺结节和肺癌的话题,小编常常采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然而在胸外科医生眼里又是如何看待肺结节的呢?他们认为哪些疾病可以表现为肺小结节?什么样的肺结节不必过于担心?什么样的肺结节又必须高度警惕?
「肺小结节(直径小于1厘米),特别是实性的肺小结节,90%以上是良性……多是淋巴结增生、钙化点或疤痕造成,没必要担忧害怕」
李教授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研究发现,CT筛查组中有96.4%的阳性结节都是良性的。实际上,过高的「假阳性」可能常常导致我们临床上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增加受检者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手术。因此,我们对肺结节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相信有非常多的老百姓现在对肺小结节都有了基本的认识,较小的良性结节是可以不手术的,但是,有恶性可能的早期肺病变,这主要包括小于0.8厘米的纯毛(磨)玻璃样结节(GGN),常常是指肺非典型样腺瘤样增生或是原位癌,而这些早期的病变由于生长缓慢,我们临床上称其为「惰性癌」,这种情况,患者仅仅需要定期临床观察即可。总之,肺小结节(直径小于1厘米),特别是实性的肺小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多是淋巴结增生、钙化点或疤痕造成,没必要担忧害怕。
那么,有哪些病变可以表现为肺结节呢?
李教授告诉我们,临床常见的疾病,比如炎症(包括我们常见的肺炎,过去曾经大流行的SARS,以及现在仍然肆虐的新冠病*,真菌感染、肺结核等)、外伤性肺挫伤、肺内出血、肺间质纤维化、尘肺、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结节病、类风湿、风湿引起的阿绍夫小体、韦格纳肉芽肿性血管炎、不典型的腺瘤样增生、转移瘤以及肺癌等,以上这些病变,均可表现为肺结节。所以,肺结节其实就是一个很多种病变引起的一种结节状的变化,说它是一种疾病的称谓并不十分准确,但因为它表现为肺结节,因而被习惯地称为肺结节。
最常见哪些疾病的患者有肺结节呢?
李教授告诉我们,曾患肺结核的人常有多发肺结节,且伴有钙化灶;尘肺患者以及慢支、肺气肿的患者,肺部常常有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实性结节;糖尿病患者的肺部则多伴有真菌性肉芽肿性结节;而皮肤病患者(免疫性疾病)常伴有肺部肉芽肿结节等等。在胸外科,一旦医生发现了患者有肺结节,都会详细地询问病人的病史、个人史和家族史。例如,你是否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你的职业情况等等,是否得过结核病?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是否得过肿瘤?是否有糖尿病、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否受过伤?直系亲属是否有肿瘤病史?问这些问题都对判断肺结节的性质有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让患者做检查,做化验,目的就是排除一些疾病的干扰,从病史上来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
「患者及家属带着体检的CT片来咨询,为什么专业大夫往往对外院的CT片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要求患者重新进行CT检查或建议患者到做CT的医院去找专业医师诊断呢?」
李教授还告诉小编一个在门诊上遇到的很普遍的现象:有很多患者及家属是带着体检的CT片来咨询的。但为什么专业大夫往往对外院的CT片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而要求患者重新进行CT检查,或建议患者到做CT的医院去找专业医师诊断呢?这医院的胸部CT有肺结节的三维重建图像,还可以大致判断肺结节的性质;而大多数患者所带的CT片为普通的,没有三维重建,所带CT片仅为扫描的部分图像,一般带来普通CT片扫描层厚为10mm,最薄5mm,那么有时肺小结节不会显示或仅仅显示部分,就像过滤网一样,过滤网眼过大,合格大小的留在了上面,小的就漏掉了。另外,如果患者所带的CT片不能看到肺结节的边缘情况,就更不能测量肺结节的密度了。
所以,对于小于1cm的肺结节,我们判断起来比较困难,要根据薄层CT扫描图像信息来判断肺结节良恶性。一般来讲,普通CT扫描都有1mm层厚或0.mm层厚的图像,只是信息容量太大,无法全部打印成CT片,但是系统里面会存放这些信息,医生会在电脑影像系统里看到患者的全部CT图像做出判断。这就是为什么专业大夫对外院的CT片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而要求患者重新进行CT检查,或建议患者到做CT的医院去找专业医师诊断的原因。
对有些疑难的肺结节诊断,除了咨询专科医生,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李教授告诉我们,医院的MDT会诊来帮助患者进行判断。医院,目前都成立了肺结节MDT,MDT通俗地讲就是肺结节诊断的多学科会诊。参加肺结节MDT会诊的一般都是有经验的不同学科的专家,包括影像学专家、胸外科专家、呼吸科专家、肿瘤科专家等,而且患者或(和)家属可全程参与讨论。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依据影像学和各种化验结果,不同专业的专家会诊讨论,一般会给出明确的建议:保守治疗、穿刺活检、手术、定期随访观察等。
而对于专科医生或肺结节MDT会诊给出的建议,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如果肺结节风险度较高,就应穿刺活检或手术干预;对于风险度较低的结节,不必过分担忧,到处求证,应放松心情,仅按照医嘱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我们应该具备关于肺结节的哪些常识?……肺结节就是肺组织上的结节状病灶,在临床上,肺部病灶大于3厘米的都该称为肺肿物」
李教授说,尽管我们临床上遇到的大部分有肺结节的患者都是良性病变,但是,也有部分的患者一查出肺结节就是肺癌。因此,发现有肺结节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具备关于肺结节的一些常识。
比如,拍了胸部CT后,患者不会看片子。医生给你讲,首先要观察肺结节的位置和形状,怎么观察呢?靠近叶间裂、胸膜下的结节多为良性;条索状的、三角形的等等多为良性。
其次,肺结节良恶性与肺结节大小关系密切,临床病理研究表明:结节直径小于5mm时,恶性可能性为0-1%;结节直径在4-7mm时,其恶性的可能性为1%,结节直径8-20mm时,恶性可能性为15%,结节直径大于20mm时,其恶性的可能性为75%。再次,肺结节的密度也与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的联系。在小于1cm的结节中,混合结节的恶性可能性高于毛(磨)玻璃样结节,而实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最低。
当然,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涉及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不是简单地用大小和密度就能确定的,需要结合病史、影像学资料、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发现肺结节后,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
李教授尤其强调了一点,肺结节实际上就是肺组织上的结节状病灶。在临床上,肺部病灶大于3厘米的称为肺肿物。他告诉我们,肺结节在医学临床上被定义为:肺组织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透视、胸部X线片、胸部CT、胸部磁共振MRI、PET-CT等)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肺部病变,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一般无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的表现。
因此,在临床上,医生通常将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孤立性肺结节称为典型孤立性肺结节(SPN);对于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称为小结节,5毫米以下的结节称为微结节。
由于结节的大小与肺结节的良恶性密切相关,肺结节直径越大,恶性机率越高,因此对典型孤立性肺结节(圆形或类圆形的结节)的临床处理更为积极,而对小结节则以影像学上表现来判断良恶性,从而决定处理策略。对小结节,特别是纯毛(磨)玻璃结节,由于缺乏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检测,临床取材活检困难,则以定期观察影像学的变化为主要处理策略。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一旦发现肺结节,需要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以便指导进一步的治疗。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
1、磨玻璃样结节是指肺内模糊的结节影,结节密度较周围肺实质略增加,但其内血管及支气管的轮廓尚可见;
2、实性结节是指其内全部是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较均匀,其内血管及支气管影像被掩盖;
3、部分实性结节是指结节内既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不均匀。
可以肯定地说,肺结节不是正常的肺组织,但也不一定是肺肿瘤,特别是小结节,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如外伤所致的肺挫伤、肺部炎症也可表现为毛玻璃样结节,肺内淋巴结增生或钙化也可表现为实性结节,肺霉菌病、肺炎或肺结核治愈后肺组织的瘢痕也可表现为肺实性结节,当然,肺良性肿瘤和肺癌也会表现为肺结节。
李教授提醒我们,由于肺结节多生长在肺的周围组织中,而且比较小,对肺功能没有影响,对支气管没有侵犯和压迫,患者一般没有咳嗽、气短、胸痛、痰中带血丝等临床表现,患者的生活正常,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很难知道自己是否有肺结节。肺结节多数是无意间发现的,临床上,有时看别的疾病,或体检时才发现肺部有结节。因此,体检为主要的肺结节发现途径。CT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约为8%-51%。近年来,多层螺旋CT和低剂量CT扫描在肺癌筛查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人工智能也在尝试应用于肺结节的诊断,检出率更高。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假阳性过高等,进一步研究还值得我们期待。
但是,需要记住的是,一旦发现有肺结节,医院(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都具有肺结节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