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环球网
为了一个鼻子上的包兜兜转转半年之久,爸爸不惜砸重金要给儿子“割肉”,最后却发现就是“树某”在捣鬼……
6岁小朋友端端(化名)和爸爸半年来的“追凶”经历,不得不说“狗血”,1月20日上午,终于在宁医院皮肤整形修复中心,“大案”告破。
为了一个没伤口的小凸包
父子俩折腾了半年多
“案发时间”大约是去年六七月交替的一天,端端像往常一样,放学后在公园里玩耍,不小心一个摔跤,和一旁的绿化带发生了磕碰。
“当时我儿子就流了点鼻血,脸上都没看见有伤口,只是鼻子有点肿。”端端爸爸回忆道,为了保险起见,他还特意带端端去附近诊所看了鼻子,并无大碍,大约1周后,鼻子的肿也消得差不多了。但爸爸注意到一个小凸包,在鼻子左侧,鼻根和鼻翼中间的位置。
细心的爸爸又再次带端端来医院,进行CT检查后,医生判断,没啥大问题,应该就是单纯的炎症,回家观察观察就行。
可“观察”一个月后,爸爸发现,它变大了。
之后,爸爸带着端端辗转了宁波、上医院和诊所,看过皮肤科、外科,做过CT、B超。
“都查不出原因,有医生还明确告诉我,这个包不是疤痕,也不是异物。后来越来越多医生建议切掉,怀疑是不是生了不好的毛病。”爸爸说,“但这么一块肉切掉,我儿子脸上肯定会留疤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去年11月初,医院医生的建议下,爸爸给端端的小凸包涂起了红霉素药膏。结果,“傲娇”的小凸包不仅没有改观,还开始破溃,渗血流脓,怎么也愈合不了。端端不仅疼,还不免在学校里被小朋友们好奇地谈论。
这么来回折腾,不知不觉就是半年多。
医生从端端的伤口里抽出树叶(通讯员供图)
爸爸愿意花10万给儿子“割肉”
医生开始“头脑追凶”
“实在不行,就把我儿子这块肉切掉吧……”端端爸爸是真的没办法了。
1月20日上午,经医生介绍,爸爸带着端端找来了宁大附院院长、皮肤科专家许素玲教授的门诊,说这句话时沮丧的神情让许教授印象深刻。作为一个从江西来宁波务工的人,经济并没那么宽裕,但他说,就算要花10万元给儿子“割肉”,他也愿意。
许教授捏了捏端端的小凸包,发现伤口很小,基底却有约2厘米直径大,一定有问题。她随即展开了一场“头脑追凶”:
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一是感染,但6岁的孩子修复能力极强,普通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是真菌等特殊感染;二是因为白血病、红斑狼疮等疾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免疫力下降;三是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但这两点端端都没有;四就是不少医生怀疑的恶变情况,但这一般多发于年长人群,在一个6岁小朋友身上发生的概率毕竟较小;五就是异物残留,虽然之前有医生已经向端端爸爸明确排除了这一可能,但这,是看起来可能性最大的一项原因,并且,也确实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项伤口不愈合的原因。
取出树叶后,端端开心地和许教授合影(通讯员供图)
“树某”落网,医生有话说
许教授当机立断,先做皮肤镜,必要时做病理检查。
第一次皮肤镜,伤口上厚厚的痂皮让视野一片模糊。许教授决定,揭掉痂皮,再做一次。
结果,痂皮刚刚揭开,“真凶”就现身了——一片长约1厘米左右的树叶从伤口里被抽了出来!端端经久不愈的伤口,原来就是这片残留的树叶在作怪:产生异物肉芽肿、继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
“这片树叶如果不取出,小朋友的伤口永远好不了,除了毁容,长期的溃疡不愈合还可以恶变。”许教授说。
来时闷闷不乐的端端此刻眼睛发亮,爸爸也开心得眼泪打转,旁边的患者看了纷纷啧啧称赞。
视频制作记者徐露清
许教授提醒,小朋友难免磕碰,外伤后,一定要医院治疗,处理伤口,打破伤风针,精细的美容缝合还可以预防疤痕的形成。千万不要草率地用一些“土办法”,比如在伤口上撒头孢之类的抗生素粉,不仅杀不了深层细菌,还会产生耐药性,这样的“土办法”本身,就是一个常见的伤口不愈合的原因。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客观对待疤痕。带小朋友来的爸爸妈妈一般最大的诉求就是不留疤,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专业地选择针和线、用减张办法、术后激光等手段,做到术后‘无痕’。”
最后,相信大家和记者有一个共同的好奇——没有伤口,狡猾的“树某”究竟是怎么钻进去的!
“我也没想明白!”端端爸爸笑言,但确实没有伤口,有学校每天打卡的影像为证。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徐露清
通讯员朱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