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假瘤是眼眶部的一种特发性炎症,眼眶炎性病变常见,分类方法较多。按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按病原体分为细菌、真菌、病*以及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按感染途径分为外伤性、鼻窦源性、血源性等,其中以鼻窦源性最多见。
眼眶部炎性假瘤,目前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可单侧或双侧交替发生。急性者起病急,有眼周不适或疼痛、眼球转动受限、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皮肤红肿、复视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出现与炎症累及的眼眶结构有关。亚急性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于数周至数月内慢慢发生。慢性病例的症状或体征持续数月或数年。特发性炎症激素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
X线:早期多无明显征象,病程迁延者约半数病例可涉及眶骨,致骨质破坏或增生硬化。部分患者可有慢性鼻窦炎征象。
CT:根据炎症累及范围分为不同类型:眶隔(眶隔为一纤维膜,其前方为眼睑,后方为眼眶)前炎型主要表现为隔前眼睑组织肿胀增厚;肌炎型为眼外肌增粗,典型者为单侧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巩膜周围炎型为眼球壁增厚;视神经束膜炎型为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弥漫型可累及眶隔前软组织、肌锥内外、眼外肌、泪腺以及视神经等,典型的CT表现为患侧眶内低密度脂肪影为软组织密度影取代,眼外肌增粗,泪腺增大,眼外肌与病变无明确分界,视神经可被病变包绕,增强后病变强化,而视神经不强化;肿块型可见边界清楚的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检査可见有轻、中度强化;泪腺炎型表现为泪腺增大,一般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CT显示左侧外直肌肌腹及肌腱均增粗,左侧泪腺肿大,MRI显示左侧外直肌、下直肌及眼上肌群增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病变强化,左侧泪腺及左侧眼睑受累。
MRI:炎性细胞浸润期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纤维化期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
CT及MRI显示右侧内直肌肌腱及肌腹增粗,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强化均匀。
诊断依据:泪腺增大、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增粗、眼睑软组织肿胀增厚、眶内异常密度或信号影、巩膜增厚和视神经增粗,具有上述任何一项并排除肿瘤后即可提示诊断。
鉴别诊断:肌炎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甲状腺眶病,眼外肌增粗,外形清楚,以肌腹增厚为主,肌腱附着处正常;淋巴瘤,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均增厚,以眼上肌群较易受累,眼睑和眼球周围可见软组织增厚,需行活检明确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常有多条眼外肌增粗,眼上静脉增粗,同时伴海绵窦扩大,一般于颅面部外伤后发生,容易鉴别,鉴别困难时可行MRA或DSA检査。
弥漫型应与眼眶蜂窝织炎鉴别,一般蜂窝织炎的临床症状重病程短而急,可有眶骨破坏及脓肿形成,通常眶内不形成实性肿块影。
肿块型应与眶内肿瘤鉴别,一般良性肿瘤多有完整包膜,淋巴瘤则边缘不规整、边界模糊,转移瘤多伴有骨质破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