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只在我ldquo眼皮rdquo
TUhjnbcbe - 2021/7/10 12:23:00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里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作者:橙子妈妈

本文由:青春期手册(youngerdreamer)

授权发布01三个小故事


  故事1:


  周日我都会起得很早。尽量长时间的看书、处理重要的工作,觉得累了,就重新回到床上睡会。


  我的小侄女每周日上午都在我家附近上课。下了课,大约11点前后,他们会来我家吃午饭。侄女的损友爸爸Q总是狂敲门冲我大喊:


  “还在睡觉,一上午都在睡觉,你看看你,真出息。”


  故事2:


  曾经团队的一个实习生毕业之后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工作。我们还时常保持着联系,有一天他打语音


  “我忙了整整一天,非常投入地工作,傍晚的时候准备休息会,站在落地窗边发呆,还接了一个朋友的电话,恰巧就被外出回来的老板看到了。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


  故事3:


  晚上我参加客户活动,很晚才到家,儿子正拿着手机躺在懒人沙发上。没等我开口,他诙谐地对我说:


  “妈妈,你是有千里眼吧。我认真学习了一晚上,刚拿起手机,你就回来了。你说巧不巧。”


  我被他逗笑了:


  “我相信你今天一定是效率特别高。”


  “那可不是!”——边说边又往沙发里窝了窝,专注地盯着手机屏幕看。
  这三个片段如此相似。我们看到的往往并不是事实的全部,而是全景中的一块拼图。
  损友Q看到的是我11点还在睡觉,没有看到的是我上午已经学习工作了4个小时。
  老板看到的是员工上班时间在窗边发呆,没有看到的是他已经努力工作了一整天。
  我看到的是儿子在时间有限的晚上窝在沙发里看手机,没有看到的是他已经专注奋战了一晚上。
  如果我们过于强化“眼前”看到的,并以此来作为评价、决策的依据,完全忽视这一小块拼图背后的全景,我们就不会得到完整的答案。02为什么孩子只会在我们“眼皮”底下学习
  是我们的反应、态度、行为教会了孩子应该怎么做。
  孩子天然有很好的自我保护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管他们看上去是多么的让人无法理解,他们都希望可以给父母留下好印象。如果我们在他是否专注于学习这件事上反应过度,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全身的能量,让自己在“我们面前”足够专注。
  “反正我学习了你也没看见,我只要不在学习就会被责备,那我就只在你看见的时候学习,你看不见的时候我就偷懒。”
  这个逻辑背后,是过度依赖外在的评价和奖惩机制,而没有内在驱动。可能的结果是,久而久之,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学习。
  很多爸妈在和我交流时,都反馈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孩子厌学,说自己完全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还有的孩子一直成绩优秀,实现了考上了重点高中的目标,突然就撂挑子不干了,说自己太累了,想随心所欲试试。也有上了大学的,以为终于到终点了,完全放飞了,整个人失去了目标,没有了斗志,生活都失重了。
  但凡遇到这些情况,我们都要问问自己,在这背后,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过于强大的外在推动,对孩子来说,变成了一种压迫。03责备无用唯一的方法是向前看
  当我们看到孩子,在磨蹭,在发呆,在聊天,在打游戏,在听歌,在四处溜达,就是没在认真学习的时候,责备他有用吗?你一定为此大发雷霆过,他屈服于你的权威了吗,乖乖“改邪归正”了吗?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眼里那么显而易见的正确的道理,他就是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他可能正把你认为的“歪门邪说”实践得头头是道,你气打一处来——明明是自己没做好,还一大堆理由和借口呢。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事实,有时候确实不是——我们只看到了冰面,没有看到海底。就算是事实,愤怒、责备也没有用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即时止损”,“向前看”。
  我们可以用引导的提问来启发他的内在思考:


  接下来的时间,你的计划是什么?


  还没有完成的任务,你预估还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从现在开始做的话,大约什么时候可以睡觉?会影响自己休息吗?
  当我们责备的时候,孩子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个陈述句或者感叹句,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否定的句式,他们并不会吸收,甚至完全没有“听见”。而如果我们可以启发式提问,很大的可能性会引导他们去思考。
  也许他们没有表现出思考,或者以一句敷衍的话打发我们,或者没好气地回答,或者情绪激动地冲我们,这都没有关系。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应用这些“挑战”去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
  孩子会从我们的言行举止里习得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内化。
  当我们坚持以引导的思维和他对话,相信有一天,他会突然发现自己也正在以这种方式和自己对话。作者:橙子妈妈。媒体人,家有13岁青春期男孩。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原标题:《“我学习完全是为了我爸妈”,孩子的内在动力是如何消失的?》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元元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只在我ldquo眼皮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