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美系那些玩出花儿的双眼皮术式看这篇就
TUhjnbcbe - 2022/2/25 20:48:00

上回书我们说了下眼睑的眼袋泪沟那些事儿(想回顾,戳这里:医美系

“显老王炸”大眼袋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回我们继续唠上眼睑有关眼皮单双那些事儿哈。

01

双眼皮是基因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有关眼皮为什么有单有双,大家肯定还记得高中生物学讲遗传的时候提过的,双眼皮是显性基因所致(A),而单眼皮则是隐性基因(a)所致。也就是说,父母一方是双眼皮(AA或Aa),一方是单眼皮(aa),后代子女是双眼皮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如果父母都是双眼皮,自己竟然还遗传了小概率的单眼皮,那真是“命中注定”(Aa+Aa=aa)。

这是基因与我们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那从解剖学结构上来看,有关重睑(双眼皮)的形成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流理论。要想清楚理解这两种理论,老规矩,我们得先知道这几个专业的名词:

上睑提肌(也有写提上睑肌的):眼球外肌包括有六条运动眼球的肌肉和一条提上睑的肌肉,都是骨胳肌,统称为视器的运动装置。上直肌在眼球的上方,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上方。下直肌在眼球的下侧,作用是使瞳孔转向内下方。内直肌在眼球内侧,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侧。外直肌在眼球的外侧,其作用是使瞳孔转向外侧。而上睑提肌位于上直肌的上方,起自视神经孔的上方,向前方止于上睑,作用为提上睑。

上睑提肌腱膜:位于上睑板肌和眶隔脂肪之间,同时紧邻眶隔及眼轮匝肌的半透明膜。

上睑板肌(Mulle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的平滑肌,在交感神经兴奋时起到上眼皮提起、使睑裂开大的作用。实际上,Muller肌分布于上睑和下睑,分别附着于上睑板上缘和下睑板下缘。上睑的Muller肌来源于上睑提肌。

好啦,大致搞清楚它们的位置关系以后,再来说双眼皮怎么形成的,就轻松多了:

上睑提肌腱膜学说最早由国外学者于年提出,认为上睑提肌腱膜有部分纤维穿过眼轮匝肌直接附着于上睑皮下,形成重睑线。当上睑提肌收缩时,这些纤维牵拉重睑线以下的皮肤向上移动,而重睑线上方皮肤在上移的同时发生折叠下垂,重睑褶皱由此形成。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日本人上睑组织,证实了重睑者上睑提肌腱膜具有穿过眼轮匝肌直至皮下的分支,但这种分支在单睑中却没有被发现。

而我国学者结合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了中国人重睑形成的解剖多因素学说:⑴重睑线以下皮肤菲薄,眼轮匝肌分布较少,而重睑线以上皮肤和眼轮匝肌较厚,其形态和位置相对固定。睁眼时,重睑线上下的质地差异导致其交界处受到剪切力,进而使皮肤堆叠形成皱褶。⑵若眶隔折返位置过低,眶隔脂肪悬垂于睑板前,则会阻碍重睑皱褶的形成。

02

双眼皮术式玩出花儿去伪存真如何化繁为简

现在整形美容界的重睑术术式基本都是围绕上述两种理论进行的,而且名字越叫越五花八门,越听越觉得不明觉厉,什么超微隐痕双眼皮、日系双眼皮、韩系双眼皮、定点双眼皮,真的是让人无从选择,眼花缭乱。但是如果深究其本质,还是可以把这些双眼皮术式概括为切开法和非切开法两种。

非切开法可以再细分成:埋线法、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法。

切开法则有完全切开法、微创小切口法(目前在临床上较为流行的术式是三点式小切口)。

非切开法两种

埋线法:将缝线埋入提上睑肌肌腱膜或睑板并与其皮下组织进行结扎固定,从而达到重睑效果。埋线法根据埋线是否连续埋入上睑提肌肌腱膜与其皮下组织,还可再细分为间断埋线法和连续埋线法两种类型。

埋线法的优点有:手术过程中眼周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到自然状态的时间用时少;术后不需要进行拆线。

而该术式的缺点有:在适用范围和对受术者眼部条件上有较多限制,仅适用于上睑皮薄,眼眶脂肪少,且皮肤紧致具有良好弹性的年轻人;同时术后重睑效果维持时间短,有些求美者在进行埋线法术后半年可能出现重睑线变浅、缝线线结外露所致感染等情况。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法:首先预先设计出重睑线的形态,接着通过CO2激光的光热反应在重睑线上进行激光切割皮肤至睑板,使得皮肤与深层睑板进行粘连,从而形成重睑。

超脉冲CO2激光法优点是:激光的光热反应可在手术过程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相比其他术式能很大程度减少出血;进而可减轻疼痛与肿胀;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程度小。

该术式的缺点是:手术机械造价昂贵;对医生的操作水平和精细化程度要求非常高,要有激光、眼科、整形外科的多重经验;术后可造成色素沉着、护理不当有可能引发眼周及创口感染、患者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切开法两种

完全切开法:通过手术切开上睑皮肤,然后对上睑的皮下组织如肌肉、脂肪等进行一系列处理,改善松弛的上睑皮肤、祛除多余的眶隔脂肪,从而达到重睑形态。

该术式的优点是:术后形成的重睑维持时间较非切开法的缝线法和埋线法长;受术者群体多为皮肤松弛及眼睑皮下脂肪过多的老年患者。

该术式的缺点是:相比于埋线法,由于要切除部分眼轮匝肌或眶隔脂肪,而对眼周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较大;术后的眼部瘀血水肿明显,恢复成自然形态时间相对长、疤痕也更明显。同时也有报道患者术后视物模糊、由于瞬目次数减少而引起的术后眼表干燥、泪膜稳定性下降等并发症。

还有一种叫做微创小切口法。过去微创小切口法还细分成了一点式、两点式,但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上睑设计通常三个长度较小(通常为2-4mm)的切口,分别位于内眦角外侧、外眦角内侧及*金点三处。进行浸润麻醉后去除重睑线下的部分眼轮匝肌和肥厚的睑板前筋膜以及多余的脂肪组织,采用电凝止血。在去除眼轮匝肌等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留睑缘部位的眼轮匝肌,从而保护睑缘的血液供应和避免“台阶”样外观。最后使用缝线将三处切口的皮肤与睑板上缘或上睑提肌肌腱膜进行缝合固定。这种方法因为是由一位韩国医生首次发表在医学杂志上的,所以在进入我国后更多地被称为“韩式双眼皮”。

微创小切口法的优点是:可解决多数眼睑问题,术后重睑效果持续时间长且稳固;恢复速度快,淤血肿胀程度轻;瘢痕不明显。

微创小切口法的缺点是:其实这是目前比较普遍流行的重睑术式,它的缺点也主要是相比于非切开法来说,其恢复期相对长一些,术后需要注意护理。

一点延伸

有关完全切开法,我读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献,生动体现了列宁说过的那句话:“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我把其中精髓按照我的理解提炼转述如下(着急的集美可以不用看哈,比较枯燥,但真的很有意思):

年,首例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被报道出来,即将上睑皮肤从内眦至外眦全长切开,然后将皮肤与睑板用线缝合,使二者粘连固定。这样虽然能够达到做出重睑的目的,但是术后不够自然。年,学界首次提出切开法重睑术需要去除睑板前组织,包括睑板前眼轮匝肌和脂肪。这在此后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完全切开法的标准术式。之后由于整形外科医生们不断追求更自然、保持时间更持久的重睑术而衍生出了很多改良版本的术式,改良的重点放在了“固定点”上。

最初的切开法通过去掉睑板前组织,把真皮层和睑板形成牢固的黏连,解决了重睑臃肿的问题,但是年,国外学者Park提出了一种新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式,将其概括为眼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法(在翻阅其他文献中我也看到有学者总结重睑术中提到过派克法,应该就是这个)。其在文献中提出,“人的上睑皮肤菲薄,真皮层厚度通常不到1mm。既往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大多将真皮层固定于睑板或上睑提肌腱膜,当上睑提肌腱膜收缩时,缝合处皮肤所受张力很大,可能导致缝线早期断裂,造成重睑变浅或消失。相比之下,眼轮匝肌更适合作为锚定结构。”

同时,学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发现最初去掉睑板前组织(眼轮匝肌和眶隔脂肪)可能形成过度损伤,会导致上睑凹陷以及不自然的“台阶”样外观,于是总结教训之后,许多整外医师开始调转方向重申保留组织的重要性。

在年,我国整外医生提出了眼轮匝肌浅深层肌膜释放和眶隔高位重置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术中保留切口下方眼轮匝肌,将眼轮匝肌肌束拉伸变薄后平铺于睑板和上睑提肌腱膜表面,然后将肌束游离缘与切开的眶隔前层一起,高位固定于上睑提肌腱膜。这种对睑板前眼轮匝肌的巧妙处理,既避免了传统方法保留肌肉造成的臃肿外观,又不至于将肌肉全部去除而导致上睑“台阶样”畸形。

可以看出,几乎每一次新术式的诞生都来源于医师们对上睑解剖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以及对旧术式的不满,创新总是伴随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前行。所以要向医生致敬,医疗真的是循证科学啊!

03

两种少见的重睑术式听听就好

嗯......我在翻阅文献的时候其实还发现另外两种“相对少见”的重睑术式,分别是睑缘切口法和眉下切口法。

睑缘切口法是将手术切口尽量贴近睑缘,则瘢痕可以隐藏在睫毛根部,即使在闭眼时也难以察觉。这种术式具有瘢痕隐蔽的显著优势,但并未取代切口位置较高的传统方法。因为将切口放在距睑缘较近的地方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和问题——其一,睑缘附近有一些重要的结构,如睫毛毛囊和睑缘动脉弓,前者损伤会导致睫毛脱落,后者损伤则会引发不必要的出血;其二,真皮层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淋巴管网,沿睑缘向上分离会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导致术后发生水肿和延迟恢复。

眉下切口法:是从眉毛下缘切开皮肤和眼轮匝肌,沿上睑提肌腱膜表面向下分离至睑板上缘,然后去除一条眼轮匝肌,并将此处真皮与睑板前组织缝合。这种术式的优点不仅在于切口隐蔽,对于轻度上睑下垂和双侧上睑肌力不对称的求美者,术中可以方便显露上睑提肌及其腱膜组织,同时行折叠或缩短手术加以矫正。但它的缺点同样非常明显:由于眉下切口距重睑线较远,术中分离组织过多会加大手术难度和风险,并且创伤较大。对于单纯施行重睑成形术的求美者,这种术式并不推荐。

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两种术式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少,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有双眼皮诉求的求美者不需要这么操作复杂、风险这么高的术式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诉求(医美中的性价比:我觉得不应该是指项目或机构价格更合适,而应该是选择不过度医疗、不过度伤害的项目或方案);另一方面是这两种术式对其的学术和案例报道少,因此术后远期效果和并发症也缺乏总结与时间验证。

04

别着急,还有两个彩蛋

好啦,最后我们再说两个延伸话题:第一,重睑术后形成的“肉条”是怎么回事儿?

刚做完双眼皮的集美如果看到自己的双眼皮有“肉条”,不要着急去修复或者判定自己手术失败,这个时候的“肉条”很可能只是机体正常应激反应造成的肿胀,一般会在3-6个月逐渐得到缓解。如果过了恢复期,双眼皮宽度稳定之后,还存在肿胀、增厚的情况,这才是真性肉条。

产生“肉条”最普遍的原因是如果采用切开法进行手术时没有去除足够多的脂肪和肌肉或者选择了埋线法,再或者过度追求宽大双眼皮,使其超过了睑板宽度导致皮肤不能展开而是向前凸起,眼睛就容易有肉条感。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先拆掉之前的双眼皮褶皱(有疤痕组织的话就去除),然后再确定双眼皮位置,抽取适量的脂肪和肌肉或者降低手术切割位置。

第二个是,要不要开内眼角。这个取决于内眦赘皮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包住你的眼头部位,让你的泪阜、泪湖不能够恰当暴露,使得你的眼神无神、看上去凶恶又很丧)以及它对眼裂长度的影响是否会让你的眼睛看上去像是豆豆眼(显得就比较愚钝,不够聪明精致或者是内眼角加剧了上睑向下的感觉,让眼睛看上去像是睁不开)。总体而言,是否要开内眼角主要考量的是内眼角当下的形态和角度是否要调整以及眼裂的长度和宽度是否要调整,这个交给审美靠谱的医生面诊就好。

总结一下/summary/

我们形成重睑的原因,现在学界主要有两个理论流派:上睑提肌腱膜学说(国外)和中国人重睑形成的解剖多因素学说(国内);

重睑术大致可以分为切开法和非切开法两种。

其中切开法又有:

完全切开法(适合皮肤松弛及眼睑皮下脂肪过多的老年患者,优点是:重睑维持时间较非切开法长;缺点是对眼周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较大、术后的眼部瘀血水肿明显、恢复成自然形态时间相对长)

微创小切口法,也就是韩式双眼皮(适合大部分人,可解决多数眼睑问题,优点是:重睑效果持续时间长且稳固;恢复速度快,淤血肿胀程度轻;瘢痕不明显;缺点是相比于非切开法来说,其恢复期相对长一些)

另外两种比较少用的切开法:睑缘切口法和眉下切口法,操作相对复杂、风险相对高,案例很少

非切开法有:

埋线法(适合上睑皮薄、眼眶脂肪少,且皮肤紧致具有良好弹性的年轻人,优点是:手术过程中眼周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到自然状态的时间用时少、术后不需要进行拆线;缺点是:重睑效果维持时间短,有可能需要重复治疗)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法(适合眼部组织含量适中、眼眶脂肪少、皮下不松弛的人,优点是:减少出血、减轻疼痛与肿胀、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程度小;缺点是:手术机械造价昂贵、对医生的操作水平、专业知识储备和精细化程度要求非常高、术后可能造成色素沉着、护理不当有可能引发眼周及创口感染等)

好啦,今天这篇一点不掺水的干货分享就到这里啦~年就要过去了,很多人都说,这一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活下去。那就祝福我们都能够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年啦,爱你们~~

1、宋英杰:《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研究进展》,《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年5月第31卷第5期;

2、王永久:《临床常见的几种重睑术式与需求》,《中国医疗美容》年8月第10卷第8期;

3、修贤杰、张萍、陈光:《重睑成形术式研究进展》,《广东化工》年第6期第47卷;

4、王晓凤:《亚洲人重睑成形术的研究进展》,《中国美容医学》年02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美系那些玩出花儿的双眼皮术式看这篇就